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批转国家进出口委、国家计委关于部分物资计划外出口实行许可证办法请示报告的通知(附英文)

时间:2024-05-25 09:35:5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6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批转国家进出口委、国家计委关于部分物资计划外出口实行许可证办法请示报告的通知(附英文)

国务院


国务院批转国家进出口委、国家计委关于部分物资计划外出口实行许可证办法请示报告的通知(附英文)

1981年12月28日,国务院

通知
国务院同意国家进出口委、国家计委《关于部分物资计划外出口实行许可证办法的请示报告》,现转发给你们,希按规定的品类,研究贯彻执行。

关于部分物资计划外出口实行许可证办法的请示报告
随着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进一步贯彻,外贸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权的逐步下放,我国的对外贸易,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还相继成立了一些出口机构,直接经营出口业务。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通报情况的工作没有跟上,致使某些国内短线产品或若干耗能高、出口不划算的物资,一方面国家大量进口,另一方面某些地区或部门却在计划外组织出口。同样一种商品,出口的价格低,进口的价格高,使国家外汇蒙受损失,也影响国家建设的需要。这样继续下去,对国家十分不利。为此,我们同有关部门商量,对国内紧缺物资的出口,提出以下建议:
一、拟划出十一类紧缺物资,对计划外出口实行许可证办法(具体目录附后)。这里所说的短线物资,也是相对而言,在执行中情况可能发生变化,拟由国家进出口委和国家计委在编制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时,根据供需情况,商有关主管部门及时进行修订。
二、凡是实行许可证办法的出口物资,除国家计划安排的出口和国外来料加工、外贸部门进料加工,以及经批准已经签订合同的补偿贸易、外贸部门同地方已签有协议扶持出口的商品等以外,各地区、各部门如需计划外组织出口,或组织有利于我们的品种串换(即有进有出),要征得主管分配部门的同意,并报国家进出口委、国家计委批准。
三、各地海关要加强对计划外出口物资的管理。为了便于海关掌握,各地区、各部门凡经营目录中规定的十一类出口物资,不论是计划内的或是计划外的出口,均应向外贸部门申请出口许可证,海关凭证验放,否则一律不予放行。
四、计划外出口的目录所列物资,只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运输上也有可能,主管分配部门应按国家价格予以收购,或协助找用户在国内销售。
以上意见如可行,请批转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自一九八二年二月一日起实行。

计划外出口实行许可证办法的物资目录
一、原油、重油、成品油。
二、煤炭。
三、钢材:薄板(包括镀锌板、镀锡板)、带钢、中
厚钢板(包括造船板)、焊管(包括镀锌焊管)、方坯。
四、生铁、焦炭、铁合金、铬矿。
五、平板玻璃。
六、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锡、钴、铋、钼精
矿及制品、碲;国家统配的铜材、铝材、铅材。
七、木材:原木、锯材、胶合板。
八、大中型厂生产的水泥。
九、天然橡胶。
十、纯碱、烧碱、聚乙烯、聚丙烯、磷矿石、硫铁矿、
硫磺、苯酐、液态烃。
十一、大米、大豆、玉米、食糖、棉花、松香、桐
油、烤烟。

CIRCULAR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AND TRANS-MISSION OF A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STATE IMPORT AND EXPORT COMMISSIONAND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REQUESTING INSTRUCTIONS ON THE IMPOSI-TION OF EXPORT LICENCE PR
OCEDURES FOR THE EXPORT OF SOME GOODS ANDMATERIALS BE

Important Notice: (注意事项)
英文本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法制局编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法规汇编》(1991年7月版).
当发生歧意时, 应以法律法规颁布单位发布的中文原文为准.
This English document is coming from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ING FOREIGN-RELATED MATTERS" (1991.7)
which is compiled by the Brueau of Legislative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published by the China
Legal System Publishing House.
In case of discrepancy, the original version in Chinese shall prevail.

Whole Document (法规全文)
CIRCULAR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AND TRANS-
MISSION OF A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STATE IMPORT AND EXPORT COMMISSION
AND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REQUESTING INSTRUCTIONS ON THE IMPOSI-
TION OF EXPORT LICENCE PROCEDURES FOR THE EXPORT OF SOME GOODS AND
MATERIALS BEYOND THE STATE PLAN
(December 28, 1981)
The State Council agrees with the "Report Requesting Instructions on the
Imposition of Export Licence Procedures for the Export of Some Goods and
Materials Beyond the State Plan" submitted by the State Import and Export
Commission and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and the Report is hereby
transmitted to you; it is required you consider carefully the ways to
implement this Repor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cribed categories of
goods and materials.
A REPORT REQUESTING INSTRUCTIONS ON THE IMPOSITION OF EXPORT LICENCE
PROCEDURES FOR THE EXPORT OF SOME GOODS AND MATERIALS BEYOND THE STATE
PLAN
With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for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with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foreign trade and the
gradual decentralization of power of management, the foreign trade of our
country will have a new development. With a view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various localities and departments have established some
export institutions to engage directly in export business. In the course
of these developments, owing to poor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localities and departments, the State, on the one hand, imports in large
quantities some finished products in short supply at home and other goods
and materials that are of th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re not suitable
for export, while some localities or departments, on the other hand, are
organizing the export of the aforesaid goods and materials beyond the
state plan. For the same kind of commodity, the price is low when it is
exported, and the price is high when it is imported, and consequently, the
State suffers losses in terms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is also affected
unfavourably with respect to the needs for construction. If this situation
is allowed to continue, the country will suffer serious losses. We have,
therefore, consulted wit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hereby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with respect to the export of the goods and
materials that are in short supply in China:
1. We hereby propose to designate eleven categories of badly-needed goods
and materials, on the export of which, if beyond the state plan, the
export licence procedures shall be imposed (the specific catalogue is
attached below as appendix). The products in short supply as mentioned
above are relatively in short supply, for, in the cour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circumstances might change. It is proposed here that the
State Import and Export Commission and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while working out the annual plan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rough
consultation with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concerned, set about revising,
in good time, the aforesaid catalogue in the light of the supply-and-
demand situation.
2. With respect to export goods and materials subject to the export
licence procedur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ose export commodities that are
included in the State plan, materials imported to execute processing
contracts, or imported by foreign trade departments for processing into
finished goods, or contained in the approved and signed contracts for
compensation trade, or commodities on which agreements have been signed
between foreign trade departments and local units for supporting the
production for export, if any locality or department is to make
arrangements, beyond the State plan, for the export of the said goods and
materials, or to organize exchange of categories and types that are
favorable to us, the case shall obtain the consent of the competent
allocating departments, and be submitted to the State Import and Export
Commission and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for approval.
3. Customs offices at various localities should improve their control over
the goods and materials that are exported beyond the State pla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ustoms offices over the aforesaid
export goods and materials, all localities and departments that deal in
the eleven categories of export goods and materials stipulated in the said
catalogue, either within or beyond the State plan, shall all apply to the
foreign trade departments for export licences and the Customs offices
shall examine the export according to the licences; otherwise, no
clearance shall be given to these goods and materials.
4. All the goods and materials listed in the catalogue for export beyond
the State plan, so long as their quality meets the state standards and no
problem arises in transportation, shall be purchased at the prices set by
the state, by the competent allocating departments, or the competent
allocating departments shall assist in locating users for domestic sale.
If the above proposals are feasible, we request that they be approved and
transmitted to all departments and all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implementation as
of February 1, 1982.
CATALOGUE OF GOODS AND MATERIALS SUBJECT TO THE EXPORT LICENCE PROCEDURES
FOR THE EXPORT BEYOND THE STATE PLAN
1. crude oil, heavy oil, refined oil.
2. coal.
3. steel products: sheet steel (including zinc-plating steel, tin-plating
steel), strip steel, medium and heavy steel plate (including steel plate
for ship-building), welded pipe (including zinc-plating welded pipe),
square billet.
4. pig iron, coke, iron alloy, chromium ore.
5. plate glass.
6. nonferrous metals: copper, aluminium, lead, zinc, tin, cobalt, bismuth,
concentrate molybdenum ore and its products, tellurium; copper products,
aluminium products, and lead products placed under the state's unified
allocation.
7. timber: log, sawn wood products, plywood.
8. cement produced by large, medium-sized and small cement mills.
9. natural rubber.
10. sodium carbonate, polyethylene, polypropylene, phosphorus ore,
mawsonite, sulphur, benzene anhydride, liquid hydrocarbon.
11. rice, soybean, corn, sugar, cotton, rosin, tung oil, flue-cured
tobacco.


民政部、卫生部关于严格执行《婚姻登记办法》的通知

民政部 卫生部


民政部、卫生部关于严格执行《婚姻登记办法》的通知

1989年9月18日,民政部、卫生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卫生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卫生局:
近来,又有一些地方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以下简称“两法”),自制“土政策”,在法律和规定之外附加了种种条件,借办理结婚登记乱收费,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对上述现象,民政部曾多次下发文件进行制止、纠正。但是,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附加条件和乱收费的项目越来越多,收费标准越来越高。有的把提倡的晚婚年龄代替法定结婚年龄,必须经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审查批准后才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有的随意扩大婚前体检项目;有的要求申请结婚的当事人要有婚前培训合格证明才能办理结婚登记;有的要求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在信用社各存款200元,凭存款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有的要求在结婚登记前先安避孕环,交纳幼儿免疫保障金、基层服务费等等,致使每对申请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要交纳各项款额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
为保证“两法”的贯彻执行,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制止和纠正在结婚登记中违法增加条件和乱收费的现象,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级婚姻登记机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两法”。特别是具体负责婚姻登记工作的干部,要在学习中熟练掌握“两法”中有关婚姻登记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两法”的规定办理结婚登记。
关于婚前健康检查,要严格执行一九八六年卫生部、民政部《关于婚前健康检查的通知》(〈86〉卫妇字第14号)规定。只检查禁止结婚的疾病,绝不能用婚姻保健的内容代替婚前健康检查的内容。
二、坚持依法办事,积极热情地为群众服务。凡符合“两法”的规定条件的,应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时,绝不允许附加条件和乱收费用。同时,要公开婚姻登记收费项目的标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民政部门和计划生育部门在工作上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民政部门要积极宣传晚婚晚育,教育和帮助新婚夫妇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部门要大力协助婚姻登记机关工作,坚持依法办事,防止出现部门之间口径不统一的现象。
四、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加强对婚姻登记工作的管理,支持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制止和纠正在婚姻登记中出现的错误做法,保证婚姻登记政策、法规的顺利贯彻执行。
五、各地接此通知后,要对婚姻登记附加条件和乱收费问题进行一次清理,结合廉政建设,制定具体措施,防止此类问题继续发生。


南昌市城市管理条例

江西省南昌市人大常委会


南昌市城市管理条例


(2012年10月30日南昌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2012年11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章 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

  第四章 管理规定

  第五章 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规划、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保护、道路交通、道路运输等公共事务和秩序的管理。

  第三条 城市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实行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分级管理、权责明确、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进行监督考核。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全额用于城市维护建设,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将城市管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管理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设施更新相应增长。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推动城市空间资源使用市场化,推行多元化的城市管理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维护管理。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七条 市城市管理有关部门,按照下列分工履行城市管理职责:

  (一)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门店招牌、城市照明、城市道路(含桥涵)及其井具设施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实施方面的监督管理;

  (三)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绿地、园林绿化设施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水体、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监督管理;

  (五)水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供水、排水、堤防、河道、湖泊、水系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六)公安机关负责社会治安、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设施、占道停车、城市养犬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维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秩序;

  (七)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八)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客运、货运及其场站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九)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公共场所卫生方面的监督管理;

  (十)民政主管部门负责殡葬、流浪乞讨救助、地名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十一)其他城市管理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管理相关工作。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负责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城市管理有关部门的职责进行调整。

  区城市管理有关部门按照区人民政府的分工履行城市管理职责。

  第八条 市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明确划分市本级和各区的管理范围和具体事项;对划分有异议的,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九条 城市管理工作是区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区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城市管理职责:

  (一)统筹协调区人民政府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落实城市管理责任,组织实施长效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二)组织开展辖区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活动;

  (三)负责辖区城市管理监督考核工作。

  第十条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城市管理职责:

  (一)负责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具体工作,协调处理城市管理中的有关问题;

  (二)组织开展辖区城市管理日常整治活动;

  (三)指导居(村)民委员会开展城市管理相关工作;

  (四)组织辖区单位参与城市管理活动。

  第十一条 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组织居(村)民参与城市管理活动,发现、收集和反映本地城市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并配合城市管理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组织居(村)民参与对城市管理考核对象的考核评价。

  第三章 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

  第十二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文明意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文明行为准则、文明出行规范等内容纳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

  第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对本单位职工、居(村)民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宣传教育。

  第十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城市管理中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的事项,应当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登报、互联网发布等形式征求市民和专家的意见。

  第十五条 鼓励动员市民参与各项城市管理志愿活动,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志愿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负责门前责任区域的定期清洗,保持整洁有序、绿地完好。

  第十七条 机场、港口、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单位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服务设施、公共秩序的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企业以及照明、排水、有线电视、交通信号等设施权属单位,负责各自专业管线、井具、变电箱、控制柜等设施的维修、养护和安全。

  第十九条 集贸市场开办者或者经营管理者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负责做好市场内的服务区域划分、环境卫生、车辆停放、消防安全等管理服务工作。

  第二十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爱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对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和举报。

  第四章 管理规定

  第二十一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管理活动,相关法律、法规已作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进行管理;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条例进行管理。

  第二十二条 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城市管理有关部门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有关专业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市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城市管理标准和规范,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主、次干道两侧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外立面整洁完好,出现污损、色彩剥蚀等影响城市容貌的,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业主单位清洗、维修。

  第二十四条 设置户外广告,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和技术规范。

  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应当依法向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未取得许可的,不得设置大型户外广告。

  第二十五条 禁止从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车辆内向外抛掷废弃物。

  第二十六条 设置门店招牌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门店招牌的日常维护,对破损、脱色、字体残缺等影响城市容貌或者危及公共安全的,应当及时维修、更新。

  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指导门店招牌的设置。

  第二十七条 临街店面经营者应当在规定的经营场所内经营,不得超出经营场所门窗、外墙进行店外经营、作业、堆放货物或者展示商品。

  第二十八条 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辖区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在不影响消防安全、道路通行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划定临时设摊经营区域,报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备案,并组织做好临时设摊经营区域的管理工作。

  摆摊设点应当在区人民政府划定的临时设摊经营区域进行。禁止擅自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摆摊设点。

  流动餐车和临时设摊经营区域内的经营者应当遵守经营时间、地点、市容环境卫生等管理规定。

  第二十九条 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活动的,应当依法向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未取得许可的,不得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活动。

  第三十条 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应当依法向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未取得许可的,不得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活动。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取得许可的单位运输。

  第三十一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灰浆、泥浆及施工污水应当经沉淀后排放。施工现场出入口道路应当硬化,并保持平整坚固。

  第三十二条 建设工程应当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对违法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可以依法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查封的施工现场施工。对在查封的施工现场施工的人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劝离,同时可以通知供电、供水企业对施工现场停止供电、供水,但不得影响其他居民的用电用水。

  第三十三条 禁止擅自利用楼道、阳台、屋顶等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第三十四条 业主、物业使用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从事加工、餐饮、废旧物品收购或者车辆清洗、修理等的经营性用房。业主、物业使用人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第三十五条 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移交前,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和养护,建设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单位进行管理和养护。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六条 井具、照明等市政设施的产权单位应当加强对市政设施的日常巡查,发现缺失、损毁的,应当及时组织补装、更换。

  第三十七条 绿化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绿化养护技术标准对其管理范围内的绿地、树木进行管理和养护。

  建设工程范围内确定保留的绿地、树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和养护。

  未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区绿地、树木,由所在区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养护。

  第三十八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超标污水和倾倒垃圾。

  水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域信息检测系统及水体污染预警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在城市道路、住宅区、广场、公园使用音响器材或者其他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减少对居民生活和公共环境的干扰。

  第四十条 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不得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油烟。

  第四十一条 浴室、旅店、美容美发店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向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手续,落实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各项卫生指标应当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前款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每年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取得体检机构的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第四十二条 在市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禁止摩托车通行。

  驾驶电动自行车限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第四十三条 提倡文明办丧事和进行祭奠活动。禁止在城市道路、住宅区的公共区域搭设灵棚、停放遗体、摆设花圈挽幛、吹奏丧事鼓乐、抛撒冥纸、焚烧祭品。

  第五章 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公共资源,创新和改进城市公共服务方式,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十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公众提供文化、休闲场所和其他设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公园、公厕等免费向公众开放。

  第四十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经济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按照规定凭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

  第四十七条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行业的养护作业应当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招投标等方式确定养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八条 实行城市管理网格化。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划定网格区域,明确区域内城市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维修养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城市管理信息采集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九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发现、统一调度和快速处理。

  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应当监督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做好相关城市管理工作,并向市人民政府提供考核评价信息。

  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对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下派的城市管理问题应当及时转派、督导和反馈。

  第五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城市管理有关重要事项。

  第五十一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与其他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和执法联动机制。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调查取证时,需要有关部门提供专业意见的,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意见。

  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发现违法行为属于其他部门查处职责的,应当及时告知或者移送其他部门查处。

  第五十二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其他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协调沟通,建立城市管理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工作协调机制。

  第五十三条 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实行行政监督检查、评议考核、督办督察、责任追究等监督制度。

  第五十四条 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投诉人。

  第五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对区人民政府、市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实施城市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奖惩。考核奖惩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从建筑物、构筑物内向外抛掷废弃物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设置门店招牌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或者有关技术规范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临街店面经营者超出经营场所门窗、外墙进行店外经营、作业、堆放货物或者展示商品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摆摊设点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许可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活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许可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取得许可的单位运输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进入查封的施工现场继续施工,不听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劝阻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利用楼道、阳台、屋顶等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恢复原状;逾期未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从车辆内向外抛掷废弃物的,处二十元罚款;

  (二)驾驶摩托车违反禁止通行规定的,处二百元罚款;

  (三)驾驶电动自行车违反规定载人的,处三十元罚款。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阻碍城市管理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 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或者怠于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二)不按照规定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投诉、举报后不及时查处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各县的城市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六十九条 本条例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